欢迎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友网!

新闻中心

母校新闻 总会快讯 各地动态 通知公告

校友聚力传薪火,夏都陶韵耀东方——2025 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的陶瓷传承故事

2025-05-14     |     73

5 月 10 日,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、中国国家品牌网等联合创办的 “2025 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” 在浙江德清盛大启幕。以 “品牌,让世界更美好” 为主题,这场盛会搭建起高端品牌交流对话平台,吸引了众多政府部门、中外企业、高等院校及行业协会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探寻品牌建设新路径,奏响全球品牌发展的时代强音。作为我国品牌建设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,莫干山大会已成为展示中国品牌力量的重要窗口。


微信图片_2025-05-14_162605_884.jpg


这场汇聚全球品牌智慧的盛会上,三位来自 “陶瓷黄埔”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校友 —— 七九级美术系、现任江苏校友会长的周海歌,八九级美术系、现任北京校友会长的郭文佳,以及八九级美术系、现任江苏校友副会长的王一中,携其创立的 “夏都陶” 品牌惊艳亮相。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,赋予 “夏都陶” 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核。凭借坚守历史文脉、深耕文化创新的匠心实践,“夏都陶” 作为中国品牌优秀代表受邀参会,以器物为媒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。

陶器的诞生,为人类文明掀开了辉煌篇章。当我们惊叹于古代彩陶上灵动的鱼纹、神秘的云雷纹,或是宋代瓷器 “雨过天青” 的釉色之美时,也不禁思索:如何让中华陶瓷文化这千年瑰宝在当代焕发新生?2018 年 10 月,受夏县县委、县政府委托,三位校友怀着传承与振兴中华陶瓷的初心,踏上了运城夏县的考察之路。

陶瓷是火与土淬炼的艺术。在夏县,他们发现了令人震撼的文化密码:243 万年前人类最早用火的西侯度遗址,承载着先民对火的掌控智慧;敬奉后土圣母的后土祠,诉说着华夏民族对土地的敬畏;西阴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残片,黑彩绘制的花瓣纹与鸟纹线条流畅,展现着远古艺术审美;东下冯遗址中距今 4000 余年的原始青瓷片,更印证了晋瓷在世界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—— 这些珍贵遗存曾被磁州窑、定窑等光芒掩盖,虽明珠蒙尘,却依然在岁月中等待被重新发现。

三位校友敏锐捕捉到这片土地的文化价值,决心让古陶技艺重焕生机。他们就地取材,以当地釉土为原料,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,在设计、制作及烧成工艺上精雕细琢。经过无数次窑火淬炼,千年古夏陶终于突破时光桎梏,以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美学的全新姿态惊艳面世。“夏都陶” 扎根古夏都沃土,萃取华夏文明基因,将传统与现代艺术深度融合。品牌以夏文化为脉络,既保留夏代陶器简洁古朴的器型特征,又创新运用现代釉料技术,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历史与当下对话的载体。其创作的《夏都陶壶》,吸取夏代三足陶鬲造型元素,壶身挺拔饱满,色泽质朴,天然带有华夏根祖文化的基因和深厚内涵,在第十一届 “大地杯” 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中一举斩获金奖,正是传统与创新结合的典范。

近八年来,“夏都陶” 持续深耕学术与产业融合。相继成立“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夏都陶研究所”和“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夏都陶研究中心”,汇聚行业顶尖智慧;在夏县西村倾心打造的“夏都陶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”,已成为运城文旅地标,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陶瓷文化魅力。从运城博物馆的精品展,到 “中国四大名陶(4 + N)展” 的亮相,再到国际论坛上的经验分享,“夏都陶” 不断拓宽文化传播边界。

2024 年,“夏都陶” 团队乘势而上,以河津宋金瓷窑考古成果为契机,规划河津市灰陶琉璃文化专业镇。河津素有 “灰陶琉璃之乡” 美誉,其宋代琉璃鸱吻造型雄浑、釉色艳丽,曾装点无数古建筑屋脊。团队联合当地老艺人,复原古法琉璃烧制技艺,开发出兼具传统神韵与现代风格的文创产品。历经八个月反复打磨、主创设计的 “河津市灰陶琉璃文化专业镇规划方案” 获政府批准实施,产业园区建设已初见成效。

历经数年的“夏都陶” 复兴过程,是河东陶瓷文化活化的生动实践。三位校友以匠人之心守护文明根脉,以创新之力点燃传承薪火。未来,他们将牢记诚、朴、恕、毅校训,继续深耕陶瓷文化,让沉睡千年的泥土在窑火中苏醒,让 “夏都陶” 成为闪耀世界的中国文化名片。

文稿:周海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