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友网!

新闻中心

母校新闻 总会快讯 各地动态 通知公告

​“陶院现象”:时代与命运的艺术群像

2022-03-18     |     5239

大约二十年前,在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,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提出,景德镇陶瓷学院(现为“景德镇陶瓷大学”)为什么有这么多雕塑家出现,这个现象值得研究,从此就有了“陶院现象”这一话题。


“陶院现象”并非偶然,它是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学术个案。根植于景德镇这片有着千年陶瓷传承的土壤,百十年来,随着陶院人对现当代绘画、设计、批评、学术研究之深入,学术成果之丰厚才形成这一现象。


1956年,毛泽东主席亲自视察江西,对当时的景德镇市委书记赵渊说:“你是管瓷器的,就要把瓷器管好。”历时两年,三校合一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正式成立,首任校长、书记由景德镇市委书记赵渊和副书记张希禄兼任。当年9月开始招生,在校学生达880人,连同干部、教师和工人,学院总人数超过了1000人。


1.jpg

罗晓涛(左三)与同学合影(罗晓涛供图)


17岁的罗晓涛正是这千分之一,凭着对绘画的热爱进入陶院学习青花,盛夏割禾,寒冬挑柴,学习和劳动成为她青春的主题。毕业后,罗晓涛恪守陶院的学术传统,在校任教30年,2005年,她编著出版了青花史上第一本教科书《传统陶瓷·青花装饰》。


这是不畏时艰、刻苦上进的“陶院现象”。


02.jpg

喻殿英给学生上化学课(喻殿英供图)


1961年,刚满25岁的喻殿英调至陶院任教。他曾在夏夜的教室里,诚邀一个刚巧路过的学生试听他第二天要上的课,足足一小时,汗水丝毫没有浇灭他对教学的热情。当得知自己教的一位77级学生考研政治不合格时,他立刻写信给对方学校力荐,并坦言“自己也有责任”,后来这名学生顺利入学,他就是今天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建青。

这是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的“陶院现象”。


03.jpg

陶院60级毕业留念(姚大因供图)


1964年的这张毕业照上,赫然镌刻着姚大因、唐自强、秦锡麟、欧阳世彬、熊钢如、戚培才等学子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的青葱岁月,他们有幸受教于当时中国美术界的领军人物——胡献雅、宁璘、施于人、丁千等人,至今都铭记着恩师的教诲。


04.jpg

毕业答辩后全班合影(姚大因供图)

前排左三施于人 左五姚大因 后排右一秦锡麟


胡献雅为人低调,话虽不多,却精辟独到;宁璘始终践行“精纯之美育”,关爱学子,诲人不倦;施于人从艺执教40年,学贯中西,追古论今;丁千把当时最先进的西画教学方法引进陶院,使陶院成为江西省唯一一个运用现代教学方法、教学管理的高水准艺术院校。

这是鸿儒荟萃、严谨治学的“陶院现象”。


05.jpg

1987年,吴天保老师在陶院美术系大楼工作室(图自网络)


同样是1964年,年仅22岁的郭文连凭借油画作品《班会》入选全国美展,许多高校都向他伸出橄榄枝,但景德镇陶瓷学院招生老师吴天保的一句话,让他毅然选择陶院,吴老师说的是:“莫说嗅不到气味,就算你没有鼻子我们都要你!”


这是惜才若渴,不拘一格的“陶院现象”。


06.jpg


2月28日,由景德镇市人民政府、景德镇陶瓷大学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国际陶艺学会共同主办的“瓷的精神”——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盛大开幕。

正如1982届校友、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所言,“陶院现象” 不应该是仅仅属于那个时代,它应该属于当前,我们今天应该继续去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“陶院现象”。


07.jpg


08.jpg

对话现场


2022年2月28日下午“瓷的精神”——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系列活动之一“陶院现象”主题对话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举行,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(主持行政工作)吕品昌,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刘建华,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罗小平,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始人李见深,浙江大学教授胡小军,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陈光辉,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孟福伟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伟,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院长朱乐耕,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杨剑平,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教授宋伟光等著名艺术家、学者展开对话,深入探讨“陶院现象”的精神内核。


010.jpg

左起:李见深 吕品昌 刘建华 


景德镇陶瓷大学1977年后的“新三届”学生聚集了“文革”十年被耽误的人才,这个特殊的群体,以平均不足5%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。毕业40年后的今天,陶院“新三届”学生中很多人成长为中国美术界、陶瓷企业界的领军人物和精英分子。对话主持人宋伟光认为,在中国众多文化现象中,“陶院现象”具有个案价值、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取代性。


011.jpg

吕品昌|中国写意 No.44 鉴宝者


景德镇陶瓷大学78级雕塑系毕业生、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位雕塑系的研究生吕品昌表示,“陶院现象”是历史造就的必然和学子们个人努力的共同结果。当时的陶大选拔人才不拘一格,吸收了一大批优秀学生,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,学生们不甘于被命运摆布,以一种积极、奋发的精神刻苦学习。自己15岁进入大学,如饥似渴地学习,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,1985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,又考取了周国桢、尹一鹏先生的研究生,两位先生学识广博,使他终身受益。上世纪90年代,学校把留校任教的学生送到央美、国美、广州美院深造,开阔视野,加深了专业领域的学习,决定了学术上的道路。


多年后,吕品昌又回到了自己艺术之梦的起点,担任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,他明确了今后陶大的办学思路与学术方向:“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,要尊重学术、崇尚学术,用学术的标准来办教育。希望任期内真正回归学术正轨,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,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优秀的人才,打造一切条件和环境让青年获得支持和进步。景德镇陶瓷大学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,实现学子们的艺术理想。



012.jpg

李见深|新马家窑之一


李见深,一个把三宝变成国际陶瓷艺术交流平台的当代艺术家,吕品昌的同班同学。上世纪90年代,李见深踏上北美探访之旅,近三年时间都在封闭的状态里进行学术研究,这与当时在陶院读书时很像。当时的景德镇在地缘上是相对孤立的,缺少信息传达,对外界艺术的渴求成为他们努力求学时期独特的记忆。


中国有一种菜叫“地方菜”,只有到那个特定的方位才能品尝到。景德镇的乡土滋味与国外的牛肉汉堡那种不同味道的杂交,以及那个特定时代、学子们在一个封闭空间下对知识、对艺术的渴望,成就了“陶院现象”。李见深提出:“我们现在所提到的‘陶院现象’是一个独特的、具有学术价值的,多思维、多层次的新的课题。核心是在条件匮乏、信息闭塞的情况下,我们靠什么样的可能性来构筑自己的价值、获得别人的关注,让我们从边缘逐渐走到一个有关注的一个空间和舞台现场。”


013.jpg

刘建华|水中倒影 


享誉世界的当代艺术家刘建华是景德镇陶瓷学院85级的学生,出雕塑入陶院,在刘远长等老一辈陶瓷雕塑家的指引下,带着景德镇的传统突围而出,一步步走向世界艺术的中心。他记忆中的陶院是黑暗中的灯塔、精神匮乏时期的电影幕布、开放兼容的教学环境、毕业答辩中的激烈争论,这是一个允许个体自由绽放的空间,在弗洛伊德、叔本华、黑格尔的文字中,获得世界观、人生观的初次建模,积极进取的坚定意志促使他艰难地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,“亲其师,信其言、乐其道”,亦师亦友、互勉互励的师生情感让“陶院现象”有了更为深入、持久的人性的纬度。



最后,刘老师向陶大学子提出了自己的期许——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向,认识自己,持之以恒,学习、积累,总有一个闪光的舞台属于你!



一个时代的精神,总是通过影响那个时代的人物,最集中地体现出来。



“陶院现象”发生在40年前,其影响却在20年后显现,塑就时代与命运的艺术群像。



014.jpg

对话嘉宾合影


“陶院现象”主题对话

嘉宾发言摘要 


77级杨剑平:

当时简单、朴素、快乐,学习效率很高,那一代老师有着为学校发展、培养人才贡献力量、承担责任的可贵精神,新时代的学子应该担当责任、传承这个时代的“陶院现象”。


84级罗小平:

每个学校都有传承,名家辈出。陶院给了我们不屈不挠、不服输的品格精神,才走到现在,很多知识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。今天,陶大与各大美院硬件相当,历史中出现的伟大的艺术巨擎他们的精神一直流传至今。


85级研究生朱乐耕:

教育最重要的入门就是解放自己,现代陶艺观念的导入使学生们拓宽了视野,师生们通过陶院的教育空间有了文化自觉。


86级胡小军:

研究独特的教学方法,传统教学模式的活化运用,独特的人文环境、学术氛围让“陶院现象”得以生发。


89级陈光辉:

陶院使我有梦想,那种完全自由的氛围塑造了我,它让我知道,对艺术的欲望比真实的艺术更重要,这是入校之前从未有过的。


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孟福伟:

 “陶院现象”可以理解为在物质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,通过辩证法来看待问题,把这种不利变为有利的方式和认知;它具有流动,包容,围绕陶瓷不断创作、研究三种属性。

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张 伟:

“陶院现象”的产生与景德镇整体的匠人传承、艺术生态密不可分,“陶院现象”代表中国现象,体现“瓷的精神”,需要陶院人的传承。